报喜啦
在2019年上海市群众性质量提升活动中
上航企业“数据管家”“真情护航”QC小组
获评2019年上海市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信息化中心需求架构室班组
获评2019年上海市质量信得过班组
一起来听听荣誉背后的质量故事
(本文照片均摄于春节前)
“数据管家”QC小组
团队名片
所获荣誉:2019年上海市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攻关课题:缩短试验数据图表生成时间
QC关键词:试验试飞 集智攻关 效率提升
质量故事:
“大家小组6个人,全是做试验试飞App开发的。对于大家而言,系统性能和用户体验必须是第一位的,存在的难点堵点大家一定要把它畅通才行。”数据管家QC小组组长冯玉佩说到。
试验数据管理系统承担着对历次试飞数据的拆解分包任务,试飞员将根据数据绘制试验数据图表,根据图表走势判断飞机性能,标记改进方向。一次试飞,机身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量高达1G多,试验数据图表生成时间过长,无法在试验现场及时查看结果,用户体验及平台使用率不高,直接影响飞机试验试飞效率。
“效率为先,必须缩短试验数据图表生成时间!”通过描点绘图、数据预处理等可行性分析,小组定下了“从180秒到30秒”的QC目标,采用“头脑风暴”方式,从人、机、料、法、环各个方面分析,通过不同采样率耗时、传感器通道耗时、数据精度耗时等方法,最终确定了3大“慢因子”。
终于找到原因、迫不及待着手制定QC策略的小组成员却遇到了现实困难——隔行如隔山。6位“码农”对试飞专业了解甚少,前期对试飞App的开发也只是围绕产品实现进行钻研。“从找到病因开始,大家就一直跟试飞工程师‘泡’在一起,一边问业务流程,问专业常识,问使用感受,问工作习惯,一边反复验证‘病因’是否找得准,为QC策略的制定提供专业科学的支撑。”小组成员冯士德先容到。
这支“问问团”经过长达半年的QC活动,通过数据降频、增加预拆分机制及图片缓存机制等改进方式,大量冗余低效数据被剔除,耗时大幅降低,验证QC策略有效。最终以试验数据图表生成时间降低85%的成绩单为课题画上圆满句号,比最初设定的目标时间还少了2秒。
1秒、2秒、3秒……也许只是眨眼间的短短顷刻,但对数据管家QC小组成员而言,却是以信息化专业技术支撑型号试验试飞的长久信念。
“真情护航”QC小组
团队名片
所获荣誉:2019年上海市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攻关课题:航材物流保税业务智能系统开发
QC关键词:智能化 准确率 时间即关键
质量故事:
航材备件管理涉及物流管控、销售采购、保税报关等多个业务域,多在线下进行,一次全流程业务的平均处理时间高达12天,并随着航材业务越来越多,逐渐呈现上升趋势,对批生产存在不利影响。
“大家小组制定了4种QC策略,分别对开发周期、研发成本、运维费用等进行加权计算,最终选择了得分最高的‘经适版’——基于UAP平台自主研发。”真情护航QC小组组长刘玉华先容到。
航材物流保税业务智能系统,重在“智能”,提高业务处理时间只是冰山一角,要将航材备件的物流、质量检验、电子账册等全流程“一站式”地管起来更为关键。牵住了这个“牛鼻子”,小组成员设定了指令模块、物料处理模块、报表打印模块及保税模块等四个开发重点,每个模块均设置了PlanB,进行详细的SWOT分析,优中选优。
针对具体实施方案,小组成员们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借助创建容器指令、共享物流并行处理,将物流处理时间缩短了24小时;开发报表生成及打印功能,将报关时间缩短72小时;采用“先进先出”原则,自动匹配入库信息,将保税出库时间缩短24小时。一次航材备件的全流程业务处理总时间缩短120个小时,整整5天,通过后期巩固改进又节省出2天时间。同时航材处理效率提高,减少了航材业务人力成本,数字化操作更提升了准确率。
2020年,是实现“三个一”阶段目标的关键年,质量、速度、效率是关键高频词。QC小组是就像质量工作落在基层的“小蜜蜂”,他们在本职工作的“花园”里耕耘,善于发现细节问题,找到根本症结,团结一致、攻关解决,为大飞机事业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编织坚实的“网”、采集甜美的“蜜”。
信息化中心需求架构室班组
团队名片
所获荣誉:2019年上海市质量信得过班组
班组Slogan:蚂蚁精神代代传、蚁马当先在路上
班组学问:协作分享创新
质量故事:
班组是企业最活跃的细胞,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更是抓质量提升的关键点。上航企业信息化中心需求架构室班组承担着中国商飞企业信息化需求分析、架构设计、UI设计、技术选用和通用平台开发等多项重点业务。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团队,他们把自己比喻成一只只“小蚂蚁”,并将班组命名为“蚂蚁班组”。
“蚂蚁班组”有18位组员,硕士及以上学历13人,党员占比83.3%,是一支名副其实的“高精尖”攻坚队伍。在班组建设中,他们充分发挥专业特质,将班组这个小小的细胞活跃起来,励志打造一支信息化专业技能最熟练、业务常识最丰富的架构团队。
质量管理、安全管理、6S管理、节能减排管理……18份班组管理制度,涵盖班组工作方方面面,保障班组建设高效运行;班组长加“六大员”机制,让人人协作、人人贡献成为班组传统学问。他们将信息化技术有效运用到文档管理、台账管理、计划管理中,通过App工具搭建起具有班组特色的线上文档平台,常识管理有声有色。
信息化架构技术迭代速度快,有着“苟日新,日日新”的特色,作为上航企业“第二块屏幕”建设重点推进班组,常识分享是班组内每位“小蚂蚁”肩头的“重任”。秉承“加强培训分享、技术接轨行业、创新实施特色”的目标,他们形成了“典型案例”“经验分享”“百科说明”等多个常识板块,让工作经验与前沿理论得以最大化的共享利用。
自“蚂蚁班组”组建以来,班组建设始终与业务工作紧密相连,通过亲情学问、和谐学问、沟通学问等班组学问,有效促进业务工作提升,形成事业共同体的良好意识;运用技能竞赛、小改小革、建言献策、内部评优等机制,推动技能比拼相互促进,营造干事创业的积极氛围。“小蚂蚁”成绩大,近年来,他们完成了中国商飞流程引擎技术选型、HUAWEI商飞办信息化架构设计蓝图、关键领域国产化技术评估等多项关键任务,备受瞩目的C919大型客机、CR929宽体客机外观喷漆设计,中国商飞企业十周年版面设计,都是他们奋斗成果的“代言人”。
2020年,上航企业组织机构调整,原需求架构室班组成员根据各自负责的业务域,去到了不同的业务单元或科室。也许已不再是“同一屋檐下”的战友,但大家说,“蚂蚁班组”的学问与精神已深植每一位“小蚂蚁”心中,对高质量工作的要求已内化为习惯,将会在不同的岗位上传承发扬着。
荣誉背后
是直面问题的不畏艰难
是不愿放弃的千锤百炼
促进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
助力降本增效
质量责任一直在肩头
质量提升一直在路上
(本文特别鸣谢上航企业质量审核部)
文/党委工作部 图/信息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