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商飞生产运营和采购管控中心(一期)启用。这是数据管理中心成立以来,承担的首个大型决策支撑系统建设项目,深度挖掘整合数据,为ARJ21飞机紧张火热的批产现场提供管控支撑。
可视化看板动态展现生产状态
管控中心项目以可视化看板和报表方式呈现,就如同军事战役中经常出现的沙盘,供司令员调兵遣将、排阵布局。而这个“沙盘”的特别之处则在于它的“智能”和“动态”。它是数据管理中心开发人员根据业务需求和分析展现的最佳实践设计而来,能够实时为决策层展现生产、采购现场的最新状态,对标批产总目标,智能输出计划完成情况,“所看即所得”。
数据分析促进批产管控
管控中心项目通过数据仓库技术ETL(抽取、转换、加载),整合分散在各个信息系统乃至现场业务人员手中的数据资源,形成统一的、面向分析的数据模型。一期项目以生产计划为主线,串联包括生产、采购、物料配套、库存、质量、工艺设计、设备等各领域数据。通过与任务管理系统等多渠道集成,下一步将促进管控实行闭环管理,加快推进信息高速公路建设。
智能“新武器”升级传统大数据
相较于传统BI(商务智能)以现状展现为主的呈现方式,本次项目引入高阶指标和算法,增加前瞻性预测分析和风险提示,帮助批产决策层和管理层在准确了解生产现状的同时,得到更多“智能性”支撑。在后续项目中,数据管理中心还将引入更多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强交互性三维模型等酝酿多时的“新武器”,不断升级传统BI,成为“大数据+大飞机”实践先锋。
夯基2018|无奋斗 不青春·微典型
数据管理中心平均年龄31岁,一半是90后。负责人李舒,“十年磨一剑”的“信息化老兵”,从程序员成长为专业带头人,是上航企业青年人才培养计划“雄鹰”班班长,青年标杆。
今天再为大家先容3位“数据青年”。青年英才胡盛行,目前是上航企业数据管理三级专业总师,在数据管理这个“新领域”,却是他的“老本行”里,依旧睿智、扎实,带领团队不懈开拓着。关于管控中心项目,一起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数据男神 胡盛行
数据分析就如同“量体温”,不仅要分析现状,更要分析与标准值的差距,挖掘差距背后的“病因”,预测差距潜在的风险。深挖现有数据隐藏的信息正是我作为专业总师更加关注的能力,是形成数据管理核心能力的要素。管控中心项目是数据管理中心成立之后,大家转变角色、转换思维的良好起步,相信通过持续的探索和优化,平台会释放出更加强大的能量。
数据小王子 商中新(左一)
开发一套以顶层管理者为主要用户的决策支撑系统,不仅是单纯把用户需求以信息化形式呈现。在参与管控中心项目的过程中,我不断告诉自己要有顶层思维,要从App开发者的角色中跳脱出来,要在调研和沟通中寻找最合理的分析指标、建立更加完善的评估体系。既当策划者,又当实现者,带给我不小的挑战,也带来巨大的收获,与项目和专业共同成长,感到非常快乐。
数据小鲜肉 帅 浩
这是我第一次参与大型决策支撑系统建设项目,负责生产运营模块开发,实战层面的开发让我对于生产现场业务情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全面的理解。管控中心是偏向展示分析的系统,不同于偏向流程功能的系统,更加注重将散落在各个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化繁为简呈现。这对于我前端开发的设计审美也提出不小挑战,让我努力不断打磨页面呈现形式,带给用户更好的观感。
党群工作部/文图